小学班级管理的艺术
◎ 黎小妹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本文从班级管理中爱的艺术;沟通的艺术;谈话的艺术、惩罚的艺术、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转化后进生的艺术几方面对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此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艺术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管理艺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艺术性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抓住学生的心思,还能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切中问题的要害点,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只有把握管理艺术的奥妙,灵活运用管理艺术,才能提高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那么,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掌握哪些班级管理的艺术呢?
一、爱的艺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心和爱护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原则,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会和班主任亲近,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班主任要对学生有爱心。没有爱心,就谈不上教育和指导。教学中,教师要走近学生,关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用爱温暖学生,实现情感的交流,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其次,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对于学生的错误,在批评时要讲究方式方法,耐心的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沟通的艺术
沟通是一种艺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运用沟通艺术的效果,不仅影响班级教学环境的构建,更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传统班级管理环境中,一些班主任受僵化的教学理念影响,在与学生沟通中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让整个班级萦绕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这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更会让学生在负面情绪积累中,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应该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发挥沟通艺术的价值,与学生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掌握并运用良好的沟通艺术,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培养的萌芽阶段,在个人品格塑造中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而班主任作为教育体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角色,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身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为孩子排忧解难,帮助孩子突破发展困境,获得健康成长。其次,有利于打造良好的班集体。班集体是由每一个学生个体构成的,在群体交流中如果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很容易出现误解,从而影响集体的凝聚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运用沟通艺术,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进行顺畅、真诚的交流,进而引导个体自觉参与到班集体中来。
三、谈话的艺术
谈话是一种双向活动,它不仅需要真诚和信赖,而且需要技巧和机智。一要有充足的准备,要明确谈话的内容、方式、目的;二要拉近距离,做学生的贴心人,学生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因而谈话时班主任应注意自己的角色,把学生当做朋友,以自己宽厚的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信服,如此,就像掌握了一把神奇的钥匙,帮助你步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三要“说服”,不要“压服”,学生有不同的的观点,要耐心分析,谈自己的看法时要婉转,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小学生的心灵是很敏感与脆弱的,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与呵护,当老师批评他时,学生就自然而然的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了,讨厌他了,那么他的心情就会很低落,所以在生活与学习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的方式,不要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例如,当学生犯了错误,不要一味的指责和批评,这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有时候,一味的批评反而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小学生也是有自尊心的,所以在纠正他们的错误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以及交谈的方式。因此,在与学生谈话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因人而异,掌握学生的不同性格;适时适地,把握好交谈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
四、惩罚的艺术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教育原则。但是在实践的操作中,总会遇到一些“刺头”学生,无论你怎么教育,他都不为所动。这时,很多教师都会采用惩罚的方式,让学生长记性。但是,惩罚也是要讲究艺术的,否则,不恰当的惩罚不仅会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抵触心理,而且还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损伤,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因此,在惩罚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考虑这个措施,针对于目前的情况,是不是确实必须、必要的。其次,在惩罚时,要注意把握“度”,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改正,使得惩罚行之有效;再次,惩罚要注重实效性,及时的惩罚能够让学生产生更深的不安、内疚等心理体验,但如果是延迟的惩罚,就会因为时过境迁,学生印象不深,而淡化了错误行为,惩罚的作用和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五、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
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突发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处理突发事件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正确、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考验班主任的智慧。一般来说,冷静、灵活、公平、幽默、果断等是必不可少的。班里同学的文具总是莫名其妙地不见;刚要上课就发现有一名女学生在哭,没进教室就看见两位男生挥拳相向……这些场景在很多班级出现过。如何处理这些事件,是对班主任智慧的考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为了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可是,一旦有时遇到突发状况,就不能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这就需要班主任对规章制度的灵活运用,灵活执行规章制度就是为了避免规章制度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因此,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要有一定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起到教育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六、转化后进生的艺术
班级中常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品行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一个班级里占一小部分,但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却不容忽视。对这些学生要倾注真诚的爱。后进生的自尊心很强,极其敏感。因此,教师要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可亲、可信、可敬。这样,他们才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指导,并逐步改正缺点和错误,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二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后进生的身上虽然有缺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闪光点”。班主任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树立前进的信心,当他们做了一点好事或在学习上有点滴进步时,要恰如其分给予表扬,使其进步行为得到强化和巩固;当发现他们在某个方面有某些特长时,则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精心培养。如我班有个调皮的小男生,以前各科学习成绩较差,很少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有一次测试,只有几个人得满分,他竟然也得了满分,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如今,这位男生的各科学习成绩已有了很大的进步。“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即使是很一般的学生在教师充满深情的关怀、鼓励下,也会变得自信开朗,进步明显。作为班主任,多给后进生一份关爱、一份尊重、一点鼓励、一点耐心,那么后进生有一天也会变成好学生。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班主任一定要立足“育人”的宗旨,不断探索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好班级。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