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工作
◎ 周海燕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领先力量和组织保证,几十人编成一个班,并不能说这个班就是班集体,只有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共同奋斗的目标,自觉的纪律,这样才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一、班集体建设的关键在于培训班干部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不带。”班主任要把几十名条件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优秀班集体,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核心——班干部。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奔向共同奋斗目标的火车头,又是团结全班同学进步,贯彻执行学校和班主任意图的桥梁和纽带,在班集体形成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学期开学后,在充分发场民主的基础上,我们班按品行、能力、表彰三方面结合的原则,评选出10名班干部,进行合理分工后,把他们推到工作第一线上去锻炼。在指导班干部工作中,做到“收”“放”结合,大胆信任他们,不断帮助他们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并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采用自评与集体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评比、总结,表扬工作认真负责的班干部,出错的加以指导,以此来提高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充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几年来,我在所任班级开展了“轮流值日班委”活动。具体做法是:5名班干部为一周,分别担任每周5天的值日班干部,挂牌上岗。任务是同值周生一起负责当天的早自习,两操及班级卫生,并将当天的工作及时记录、汇报、讲评,在周末班、队会进行总评。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本学期又配备了几名副班委,目的是使班干部在工作中互相学习,互相竞急争,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同时也为一些中上等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和锻炼的机会,提高多数学生的管理水平,这样一来,学生真正成为了班级的小主人中。班干部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基础上管理班组,其余学生在自觉守纪的同时监督班干部工作,大家互相督促、互相制约,提高了学生自我参与管理班组的能力。
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班干部们具备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不仅各负其责,而且都能独立主持班会、队会或晨会。尤其在无班主任的情况下,能主动组织同学们上好早自习和两操,受到师生的好评。例如,学校大队部共有14名班干部,我们班就占8人,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二、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入队常规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出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三、正确的舆论是培养好班风的前题
优良的班风是指在集体或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帮助班主任影响和教育学生,对个别学生的影响往往以班主任个人的力量要有效得多。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优良班风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通过班主任艰苦劳动和细致的工作,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我具体采用以下做法:
(一)、通过典型事例表扬或批评。
(二)、运用班会宣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
(三)、组织学生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
实践证明,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强化常规训练,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正确的集体舆论帮助班主任影响和教育了学生。几年来我带的班级被评为优秀班级、模范班级、省级红旗中队等光荣称号。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鸡东县新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