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多媒体 有效推动教育教学
◎ 李 丹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激增和教育本身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观念己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观念。提倡教师教学生怎样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潜力及其创造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和陈旧的、落后的教育手段,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信息技术时代应运而生,其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直观感受、清晰的影像及可动画性,极大的优化了教育过程,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促进师生角色转换,优化了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集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教学策略的设计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等多种角色于一体。教师是中心,学生处于教师的严格管理和制约中,师生角色的差异容易使师生关系对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手潜能的发挥,学生容易出现被动学的情况。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声、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展现的同时对学生加以指引,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助学者。在此过程中师生间的交互增加,从而由被动的受教育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构造者。由于教师死机的这种转变,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减弱了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敢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一种单项的传授关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为了不打破这种权威,往往处于封闭保守状态,更谈不上主动、自觉、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小组协作学习,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遇到困难能及时给予帮助的朋友。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双向参与、沟通、平等协作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极大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语文课一般具有情景性,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课文的背景、音乐、人文资料营造气氛或进行角色表演。这种情况下教师以朋友出现在舞台,师生交流增多、交互频繁,教师和学生人气都大大提高。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枯燥地讲解,学生就没有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利用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教学模式将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从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讨论交流为主。因此,教师如果注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最佳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而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它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的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的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期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育心理学家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声色并茂、视听兼有、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情境,在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好学、乐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情景不受时空限制,集画面、声音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再现于学生眼前,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符合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感”,心生疑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拓展生活实践,增强理解深度
单纯依据教师的讲解很难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必须依托文本内容再现文中原有生活的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对文本作深入地体验与探究。我们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他们在几代人的关爱中成长,往往却感受不到爱的滋味,如教学《背影》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如何将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父子之爱转换为学生生活的父子之爱,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融合古诗词中《游子吟》等歌颂父爱母爱的佳句拓展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照相机、录像机录制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细微生活进行拓展,进而促使学生能够达到文本与生活之间的相互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往往观察不够仔细,资料搜集不完整,我们可以整理音像资料,通过多媒体整合、回放,让学生理清过程,咀嚼细节,从而增强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
我相信,每一次的课改都会使我们有更新更好的收获,但我们不能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试教育有其优势的地方,完全不能弃之不顾,我们需要合理地使用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成分。在多媒体教学的定义中,“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因此,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互补有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丰富完善现代教学观念。这才是新时代下我们需要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电化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