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与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 覃瑞良
摘要:深度学习教学提倡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理解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就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阅读。而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英语教学中实施和培养学生理解阅读能力的关键一环。在九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和培养学生理解阅读能力?本文从感知教材,激发学生的理解阅读兴趣;理解教材,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效率;运用知识,巩固学生的理解阅读效果三个方面探讨深度学习与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深度学习;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目前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仍承袭旧教材的教学模式,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所关注的只是学生是否能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而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不感兴趣,因而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单调、乏味和程式化。教师应如何设计阅读课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既不落入俗套,又能真正体现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呢?教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又应如何设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得有效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修订稿)》在“语言技能”目标描述中对九年级学生英语阅读应该达到的五级技能是这样阐述的: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用以上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各种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理解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效率,巩固学生的理解阅读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九年级英语教学实践和对深度学习理念的理解提出如下几种做法。
一、感知教材,激发学生的理解阅读兴趣
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就只能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激发学生理解阅读的兴趣。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激发学生理解阅读的兴趣。阅读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的吸引,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我们要让学生对要阅读的内容感兴趣,想去读,这样才能达到理解阅读的目的。
2、谈论有关的话题,或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唤起学生的理解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减轻学生读前的紧张感。例如在上九年级英语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阅读时,笔者首先播放不同种类的音乐,如 Pop
music, Classic music, Pop music and jazz等等,让他们从中辨别,从而加深对music的了解,激发学生理解阅读新课的兴趣。
3、借助媒体,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理解阅读的兴趣。如在上九年级英语Unit 6 Reading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的时候,笔者首先让学生们在媒体上看美国NBA篮球比赛,同学们非常激动,也很感兴趣,然后笔者就引入今天的课题 “basketball”,让同学们去读,他们主动而且认真地读,也非常轻松,理解阅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帮助排除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障碍,激发学生理解阅读的兴趣。可以用以旧联新的方法学习有关生词、短语。
以上所有这些热身活动意义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充满信心去读,变被动阅读为主动的理解阅读,也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
二、理解教材,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效率
1、粗略地阅读全篇,掌握大意梗概,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效率。
2、通过跳读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提高理解阅读效率。提出细节性问题,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 where, when, why, who, how等基本事实,了解文章大致过程,极大地提高学生理解阅读效率。
3、详细、逐行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段落、重点和疑点,掌握全部内容,这样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效率。。
4、从所读内容中获取知识受到启发,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针对性的解决语言点,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效率。。
5、通过多项选择、True, False判断、Yes/No和Wh问题、完型填空等形式检查学生理解阅读情况。
三、运用知识,巩固学生的理解阅读效果
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逐步地发展和完美善起来的。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技能、技巧,教师要特别注意练习的数量、质量,注重练习的设计。
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需要做多种形式的训练,使知识在记忆中痕迹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但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会运用知识,不等于形成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才能形成的。阅读课运用知识的训练方法有:
1、问答——就课文提问题。提问有多种,可以是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2、就课文改编成对话。如在教学九年级英语Unit 7 Reading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时,笔者把课文编成Narrator, parents and son三人的对话,让学生补全并表演。
3、复述课文。这是英语阅读教学较常用的以内容为中心的练习,可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复述。引导方式有: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复述要防止背说,一定要启发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内容上,把所理解的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4、角色扮演。这是小组合作活动,每个同学要扮演一个角色,设置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这样达到理解阅读的最高层次。
总之,我们作为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在英语的阅读课教学中,不能只重视知识点或停留在知识的识记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解阅读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具备加工、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用自己的观点去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让学生融会贯通,使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开拓思路、勇于创新,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解阅读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平南县镇隆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