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辐射性阅读法提高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 宋姝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方式,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不仅巩固了学生课内所学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为他们的语文终身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又如何呢?据本人对所在学校及其他农村初中学生的了解及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少。由于农村初中受条件限制。相当多的学生除课本以外,几乎无课外书阅读。农村初中学生课外书的来源少,适合他们读的好书更是凤毛麟角。农村初三学生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人数相当少,读过鲁迅、冰心现代作品的人就更少,更不要说外国作品了。他们最多是为了应付考试看过一些《优秀作文选》、《初中生之友》而已。
2、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较少,内容和质量不高。相当多的学生称作业太重,没有时间读课外书。阅读范围也以卡通、漫画、言情、武打等大众读物为主。
3、学生没有掌握课外阅读的习惯、方法。大多数学生对借阅的书只是粗略看一遍,不懂得精读和范读,不懂作读书笔记,更不用说写心得体会了。
从以上情况来看,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较低,与新课标要求相差甚远。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加强硬件建设,通过挖掘书源,保障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为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要指导学生购买订阅合适的刊物,倡导“节约零用钱,购买好图书”的行动,鼓励学生相互调剂、资源共享。学校还应加大对图书的投入,开放图书室为学生提供阅读条件。同时可向家长宣传某些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图书,适当购买一部分,并督促子女在家中完成每天规定的阅读量。语文教师应尽可能与学校、镇村文化中心等联系,多给学生一些方便之门,让图书馆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阵地。此外,还可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媒体搜集有用信息,进行网上阅读。
二、重点推行“以课本为基点进行辐射性阅读”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重点推行了以“课本为基点进行辐射性阅读”的指导方法。
1、以某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辐射,加强对其作品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
如学习《论语三则》时,结合目前的于丹热,鼓励学生看于丹教授的讲座,购买关于《论语》的中学生读本,并针对性地提出阅读要求,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学们通过阅读,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了解了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处世之道、朋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等,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2、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一题材的作品辐射。
如《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的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朱自清先生这篇写春的文章,着眼于大自然的春之美景。教师可推荐其他作家写春的文章,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就取材、角度、风格进行比较,开阔眼界。
3、以某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或评述性文字辐射。例如《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玛丽·居里的一篇文章《我的信念》。阅读此文,一位淡泊名利、安于清贫、锲而不舍的献身科学的女科学家的形象赫然屹立在学生眼前。可是要真正全面了解居里夫人,教师还需引导学生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可向学生推荐艾里·居里撰写的《居里夫人传》,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她的谦逊,她的坚强,她的公正不阿,她的进取精神,她的执著热忱,她的超强脱俗,她的大智大慧……
4、以某一作品为基点,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辐射,领会同体裁文章的异同。
例如阅读《爱莲说》,可以向“说”这一文体的篇章辐射。像《捕蛇者说》、《马说》等,对它们的内容和手法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爱莲说》融情于物,即借助事物来抒发感情,使抽象的道理情感化。作者通过对莲花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洁身自好的君子之风,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题发挥,用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用伯乐比喻圣明的君主,借千里马被埋没,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达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强烈不满。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能较全面、明确地认识“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与现代的杂文近似,可融情于物,可就事论事,可借题发挥,作者回旋、挥洒的余地宽广,而且适用范围甚大。这样阅读一篇,反馈若干篇,经过比较分析,归纳异同,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三、开展多种活动,以活动促阅读。
为检验学生阅读的成效,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创造人人参与,全方位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充分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以活动促阅读。
1、学生人人举办手抄报,定期进行评比奖励,促学生多读、筛选,达到鉴赏、提高的能力。
2、课前5分钟“经典一句”,以每日一句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5分钟轮流摘录一句最精彩的语句与同学分享,并进行相关介绍,以达到“以说促思、以思促读”的目的。
3、定期举行课外阅读心得交流会。班级每两周可进行一次全班的课外阅读心得交流会,鼓励学生交流近期阅读过的书籍,从内容到写作特色及读后的感受等,也可向大家推荐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此时教师要允许学生有或深或浅的解读,不求完美,保证学生能畅所欲言。
4、组织各类课外阅读竞赛。如知识竞赛、朗读演讲比赛等,对优胜者及时给予鼓励,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每学期举办一到二次读书笔记展览,让学生认真观摩,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若干,让优胜者介绍经验,以带动其他同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只要学生有好书可读,教师加以正确指导,相信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兴平镇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