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赛式教学法探索
◎ 秦大璇
体育竞赛式教学法在本文中,是特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效仿体育竞赛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以促进和达到体育教学和训练目的的教学方法。它是经过本人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探讨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方法。在过去的十几年教学实践中,此法效果不错,希望它能得到推广和效仿,使更多地方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基层体育运动水平有所提高。
竞赛教学法是本人根据教学实践和当地的客观实际,利用了初中学生的好玩、好胜的心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竞赛的方式的练习或游戏等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竞赛式教学法需要执教者在临场教学时,先把学习内容的基本动作方法、要领、难点、重点等教授给学生,把课的目的和任务告知学生,有目的地自行练习一段时间(老师负责监督、纠正),再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身材、技术掌握情况等具体实际,进行合理的分组、分队;讲清竞赛的规则、要求、方法,再以组、队为单位,利用比赛(或评分)形式进行组、队间比赛,或组、队内的比赛,决出胜负,让学生自我鼓励、自我鞭策,以促进教学;当然也可以个人为单位来进行比赛,以达到教学或检查教学效果。对于动作比较简单或已经熟悉了的教学内容,以及复习内容;对于规则、要求比较简单的比赛和游戏也可以在做好准备活动后,讲规、方法、要求然后直接分组、队,运用比赛的方式进行练习。要作和管理,同时也能培养更多、更好的体育骨干。
竞赛式教学方法具有八大优点:
第一、它有利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偏远地区学生增长见识
由于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偏远地区,受到地域和资源、经济的制约,器材相对较缺乏,信息相对闭塞,并且信息传递相对而言级慢,导致中小学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差,运动能力也较差一些,特别是体育器材的缺乏,使好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内的普通师生道不出很多常用体育器材的名称及其用途。有些学生初次看到起跑器时还以为是是“老鼠夹”,跳高用的横杆说成“晾衣棍”等,如果课堂比赛多了,自然用到的器材就会增多,师生们对体育器材的认识随之增多;当需用到的器材缺乏时,体育教师会想法自制、借用或要求学校添置,以解决器材缺乏与教学需要的矛盾。
第二、有助于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搞好学校体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关系
课堂上采用竞赛式教学方法多了,学生掌握的竞赛方法、要求和规则也随之增多,所掌握的体育活动和锻炼方法也自然增多;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在课外活动时间,就有利于老师或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这样容易解决体育教师跟班人数不足或时间争取不过来的矛盾;有助于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学校的开展,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如果除了体育教师以外的其他人员都不懂得各种竞赛活动的方法、要求和规则等,体育教师从手不足时,就很难组织和开展此类项目的比赛,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就不便或得不到按时发展。另外,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搞好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既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们做人、做事的素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第三、容易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因为课堂教学用了该法时,学生情绪高涨,告别是分组、队间的比赛,比赛一开始,利害关系就会马上把各组的、各队中的每一个人跟党小组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必要的合作,这样人类才能够向前协调地发展下去。我们试回首一下各县、市、各校的运动会比赛开始后,本队、本班的每个运动员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协着在场的本集体每个成员的心。因为共同的愿望和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荣誉信念,使得团体中的每个成员的心联系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劲的向心力,把大家向着集体的核心拉过来,使大家团结起来,向着共同的目标奋斗、前进。
第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因为用竞赛式教学方法上课时,是比赛一开始,利害关系将涉及到参加课堂练习的每一个学生,比赛的结果将裁决出优与劣、快与慢、强与弱等,中小学生的好胜心理较强,比赛时谁也不愿意甘当“落后者”,这将影响到学生个人在全班同学中的“面子”问题。所以每个正常的学生都会有一种紧迫感,会想尽一切办法,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获胜,尽快地按要求完成比赛任务。另外,课堂上好内容的比赛还相当于做游戏一般,初中学生有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这就相当于在课堂上观看和参加游戏,尽情地娱乐,又有几个学生不乐意接受呢?这样能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课堂练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第五、比较适合素质课的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身体素质课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运用竞赛式教学方法便于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练习的密度运动强度自然会得到提高,这样经常性的练习,自然就达到了素质课的教学法目的。
第六、有利于体育教师对课堂的管理
由于学生练习时是运用了比赛的形式,学生自觉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课堂纪律和秩序相对比较好,这样自然会减免去体育老师课堂管理的不少麻烦,课堂自然比较容易地按预期的高想得以顺利完成。
第七、便于体育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新的教学和训练方法
由于学生学完技术后,在课堂上还要进行比赛,每个学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应用到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自己在平时社会生活中学到的、看到的各种训练方法来练习;当然,绝大多数学生是应用老师教的方法来练习,但事有凑巧和特别,有某些项目的训练方法,有可能某些学生的练习方法比教师所用的较好、较适用,例如我国的民间武术和按摩方法就有很多未被广泛应用、甚至至今未被发现,如果发现和收集、应用它们,从中可能借鉴到发展某些项目更有效的练习、训练方法,会更方便和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第八、便于提高体育教学等工作在学校工作的地位
体育虽然是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体育考试没有明确的目的,教学上没有完善的考核机制,使得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得不到老师、学生们的高度重视,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学校领导不过问,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老师因此也对教学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得过且过,形式恶性循环,使得体育工作更不受重视,体育运动得不到正当的发展,如果运用竞赛式教学法,从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喜爱入手,通过课余活动引发其他老师的关心和参与,通过组织体育竞赛来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和体育教师的赏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自然受到师生们的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自然随之升高起来。
竞赛式体育教学方法的缺点是:
第一、对技术学习容易造成简单的认识,不利于课堂上对技术的全面掌握,因为比赛时,大多数项目的比赛是看其结果而不追究其过程的,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急于求成,不先把技术掌握牢固,就去练习,要看自己成绩(水平)如何。
第二、对本来素质和技术较好的学生不易管理,容易让他们产生惰性和骄傲心理。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水平已经比水平一般的学生超出一截,自己不必费太大的劲去苦练那么多了。
第三、对球类课和某些项目(少部分)技评性技术项目,不便全面地考查全体学生(学生数量多而时间紧),对蓝球、足球、排球的教学比赛能力的技评,就不便全面地对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因为班级课堂教学方式还是当前最普遍、最适用的教学方式,每班学生人数大多在五十人左右,一节课就很难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述项目的考查,如果分几节课考查比赛,比赛的竞争性受到削减,那将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能较长时间地让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就会更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了。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马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