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班级管理
◎ 罗杰·次片
一个班级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地位,然而班级管理的主题是学生,主导是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老师给人的普遍影象是起早贪黑,终日里琐事缠身、疲惫不堪。作为一名班主任当然比起其他教师更苦更累不用说,关键在于尼辛苦了得到的回报又是怎样呢?做班主任难,做一名合格及优秀的班主任更难。尤其当前在我区全面实施“普九”工程的今天,带给我们的是很多的不解与困惑。而今中学生不再看中对师长唯命是从的旧传统,想让他们再遵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是不该,也不可能。我们对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有新的思考,新的认识。我以一名普通班主任的身份从自身的实践对班级管理谈几点:
新型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班级管理工作应具备
1、班级管理工作要具备计划和针对性
班主任学期初就制定工作计划,可以使自己对班级管理工作有较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了自己的工作计划还可以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不至于陷入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计划要围绕学校学年的德育工作的要点为中心,又要从本班的学生实际出发,明确各阶段工作的重点内容及目标要求,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班级管理工作要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认真的执行
我们各校各班在班级管理上不缺少管理制度,而缺少的是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不太健全,同时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打折扣,往往是给检查时派上用场,并没有深入每个学生的心里,没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因此关键是实现制度的有序管理,使管理有法可依,并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完善,同时制度要简明扼要,具有针对、实效性、科学和合理性,认真执行制度是班级正常运行的前提,一旦被长期执行,它就会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3、班级管理工作要具备服务意识
管理好一个班级,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成才,使每一位学生养成“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习惯,是班级管理的关键也是重点,所以管理必须要精细化。没有学生哪里来的教师,学生是教师的上帝,教师要位这些上帝全心全意服务,把我们的上帝们培养成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4、班级管理工作具备民主化
班级管理中学生成为班级主体的关键在于教师真正把管理的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上,班主任不应当是民主的指挥员,而是与学生一块决策、一块管理班级的一员。民主治班,依靠学生参与,使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紧密结合,使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实现较高的学习率。
5、班级管理要具备工作总结
总结可以由最短的周总结、到月总结、到学期总结、到学年总结、到毕业总结。总结可以明确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弥补的策略,还可以将平时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理性的思索,更具经验地做好以后的工作。
6、班级管理工者具备职业精神.
班主任不是“圣贤”,但必须有职业精神。正如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斯基在谈到演员的修养问题时所比喻的那样“当一个人回到家里的时候,他把套鞋脱下,留在室外的过程里;当演员来到剧场的时候,他也应当把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院之外;在这里、在剧院里,他整个人是属于艺术的”。我们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该如此,当他来到校园里,在学生面前,他应该忘掉自己的一切痛苦和不快,因此,这里他整个人属于孩子们,是属于教育事业的。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愿我们所有的班主任老师把自己的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为本校争光添彩,为社会多输送合格的建设者,为国家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望我们所有班主任老师付出的艰辛和得到的回报能够成正比,在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同时是不要忘了铸就自己。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江孜县闵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