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细小技巧”搞好英语课堂的过渡衔接
◎ 罗文日
摘 要:教师抑扬顿挫,快慢有变;学生随意调整,效率在先;课堂有头有尾,善始善终。“步步高”。
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学得如何。毋庸置疑,教师事先的备课和教案设计,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这里我要说的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小教学技巧,在课堂教学中竟然也起者不小的作用。
一、教师:抑扬顿挫,快慢有变
课堂上,老师的讲是传道授业的主要途径。老师的讲,应该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热情并起到提醒督促的作用。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我觉得课堂上老师的声音最好不要一成不变,因为学生熟悉老师的声音,容易感到枯燥和分散精力。例如,我在讲要点时,有时故意放慢速度放低声音,甚至干脆停顿一下,把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集中起来,然后再往下讲。这样做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把正在学的难点“消化”巩固一下。在做替换练习时,为了培养学生迅速反应能力,有时我特意让语速越来越快,从而让学生感到有竞争比赛的色彩,争先恐后的参与,气氛立刻浓厚了起来,加大了练习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再有的时候,在练习到与文明礼貌,良好习惯或某人优秀品质有关联的句子时,我尽量声情并茂,创设逼真的情景引导学生练习,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学了知识,还在某种程度上陶冶了情操。
二、学生:随意调整,效率在先
一般说来,学生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有比较整齐划一地动和静。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老师讲课时,必须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该说、该写、该练,必须跟上老师的要求和全班的步伐。但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对自己的某些方面的做法随意调整。例如,做笔记时,有时有的学生看不清楚黑板,可以让他们搬着自己的凳子到前面写;做对话练习时,可以离开座位和附近的同伴练习;学生有点疲倦时,可以随意站起来清醒一下再坐下等等。当然了,这些做法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影响他人,必须有利于解决问题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宽松宜人但又有条不紊的环境里,能够心情愉快地接受知识。
三、课堂: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最起码的作用是,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的开端如何,最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恐怕要数老师的“开场白了”。在日常教学中,我尽量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感染力,不落俗套。例如,悬念式:Boys and girls,today we’re going to solve a problem as big as the sky.Do you know what we must do first?(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解决一个天大的难题,你们知道我们必须先做什么吗?)Do you want to travel to Beijing to see the Olympics?Follow me now!(想去北京看奥运会吗?跟我来吧。)开门见山式:Class,this is the clothes store.Let’s go in and learn.Don’t be noisy!(同学们,这是服装店,我们进来学习吧!不要乱嚷!)诱导式:例如我教授语法句型“如果……将要……”时,一踏进教室,我大声宣布:If it is fine next Sunday,we’ll go on a school trip.(如果下周日天气好,我们要外出郊游!)学生先是一愣,待明白了大体意思,顿时欢呼起来“Yeah”!我告诉他们,先不要“野”,刚才所讲,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句型和语法,希望大家喜欢学。尽管此时学生对外出郊游有十二分失望,但学习兴趣毕竟被提了起来,津津有味地进行了一次课堂上的“郊游”,还练习了许多类似的句型。
结论:教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一门艺术。相信,教师们只要肯“开动机器”,就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多更优秀的教学方法,包括更多的一些“细小技巧”,那么我们的课堂效率一定会越来越高,最终我们的莘莘学子肯定会“步步高”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