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
◎ 吴小英
摘 要:写字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先决条件,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教师只有从自身、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期,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本文从把写字教学作为提高教师基本功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写字时要注意三个观察;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严格要求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写字;课堂教学;校本培训;兴趣;观察;严格要求
《语文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不同的阶段目标,写字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先决条件,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体现。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把写字教学作为提高教师基本功的内容
写字教学作为提高教师基本功的内容,让每一位教师平时都有写好字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而且都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书写习惯的责任意识。每个学期教校安排一定时间集中培训教师的写字教学知识,组织师生进行书法评比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写字水平,定期出版师生书法墙报。教师有一手漂亮、流利的字,如同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谱出优美的乐章,那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笔画,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实践告诉我们,哪位教师字写得好,他的学生写的字也比较好。为了适应新课标教学的发展需要,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用自己优美的字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而且又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应从小培养,学生写字坐的姿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写的字歪歪扭扭,大小不均匀,潦潦草草,有的简直不像样子,都视而不见,批改作业时只着眼于对错,对书写质量毫不评判。如此下去,学生便会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和一生的发展,因此,每位教师要有强化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责任意识,有职责有义务抓好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站在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高度,树立高标准育人观,把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作为课堂教学一项常规任务去认真完成。
二、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好字并非是三两节课就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如何培养小学生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那就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可以欣赏到铭刻在高山悬崖上的石刻,领略到古今书法艺术的惊人底蕴。比如在播放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场上练字的故事时,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配之以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其次,学校都定期办书法、作业展览,将字写得好的学生作业和报刊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放进知识窗和学习园地中,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整个学校、各个班级也因此而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这样,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就浓厚了,思维也活跃了。
三、要教会小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每一个字都由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构成,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所以教会小学生在写每一个字时,必须认真审视字的基本笔画的,还应重视字的结构、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其次,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第三,教师教写字课时,充分利用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或者使用带有“田”字格的黑板上进行教学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注意。在每一次写字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这方面的指导需要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反复的训练,根据字形的难点,坚持训练下去,学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终离开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结构。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就可以让学生一笔一画写,也就是手到。字要写得规范、准确,并与范字进行比较。眼到、手到的同时,还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专心致志。在这方面也可以讲一些书法家的心得体会,让学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静气和,内心深处对字的结构、形体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对写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特点的汉字。
四、培养学生写字时要注意三个观察
写字从感觉途径上说是一种视觉艺术。古今书法家大多倡导练字先练眼力。所以在写字指导中,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写每一个字前要善于观察。要观察字的点画形态和结构布局的特点,揣摩笔画间呼应的妙处。其次在写字中还要看清楚所写的字的点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书写时做到眼到手到,瞻前顾后,不要写一笔,看一笔。事实上,书写时笔画的起、行、止全凭眼睛的感觉行事。在写字练习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有助于他们逐步养成严谨的学风,敏锐的眼力。第三写成字后也要重点观察自己写的字与课本田字格中的字进行比较,重新审视自己所写的点画、结构、取势,找出不足之处,当即进行改正。学生在这样的比较中,就能不断提高观察力、审美力和书写能力。
五、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严格要求
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使学生的习字由课内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请家长关心、帮助学生习字。
总之,良好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从自身、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期,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作者单位:广西平南县平南街道盆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