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 刘玉华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的兴趣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识字任务很重。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找朋友、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学期第一课时,我自制水果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让学生玩“摘果子”游戏,边摘果子、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摘的果子多谁获胜。在游戏中为了取胜,同学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每一课的识字教学中,又可以用在每单元的生字复习中。
二、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教师要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①、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在教学“藤”字时,可用多媒体出示儿歌“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②、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一口锅炒了三豆粒,跑了一个,蹦了一个,锅里还剩了一个——(心)”,“大雨下在田里边——(雷)”。“又到村里——(树)”等等。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③、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在区分“太、头、买、卖、读”这几个字时,可以编成这样的小故事“一人年纪大,有点像老太。两次点点头,买个破帽戴。卖出十元钱,发言读书快”。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这组汉字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程表,同学姓名,还有大街上的宣传标语,小广告等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让学生在玩乐中接触认识汉字,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在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言字旁就变成了“司”。学习“姑”字时,有的学生说“姑”就是“女、古”这两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姑”就是“菇”去掉草字头。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总之,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玄新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