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校“留守儿童”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牛淑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给农民创造增收致富机会的同时,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在南方一些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已占到当地中小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由于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知识和学问,更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至死不渝的爱。但是,教师没有对教育的事业心,对工作的责任心,那么对学生的拳拳爱心将是一句空谈。因此,责任与爱是教育的双翼。学校教育的范围要延伸,让留守学生时刻能感受到爱的存在。长此以往,不仅当事人会对你心存感激,其他同学也会切实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心,逐渐对你产生亲切感,觉得你言行一致,的确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有什么心理话也愿意同你说,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
我班曾有这样一位女生,对学习不大感兴趣,平时经常范一些小错误,时常会受到我的批评教育。因此在她心里觉得我有些不近人情。但有一件小事却让她彻底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有一次她自习课随意讲话被我发现后,我把她叫到我房间来谈心,了解她为什么喜欢讲话。恰好这时有一位生病的同学来我这儿要些开水服药,我亲自为这位同学清洗了杯子,并倒好开水递到他手上,还询问了他的病情。这位同学走后,我继续与她交流,并要求她写一份心得体会。在她写来的体会中,我看到了这样两句话:“我原以为你是一个冷血动物,可现在我才发现你是一位多么有爱心的班主任。” 从此以后她的不良习惯慢慢改变,思想和学习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建立起师生信任的桥梁
留守儿童和父母联系的机会很少,联系的渠道也很单一,由于家长比较忙,很少主动给孩子打电话。有些留守儿童因为害怕父母训斥,更不愿意主动给父母打电话。这唯一的亲情热线常常处于冰冷的状态。要建立联络网只能由教师牵线搭桥,教师可以主动和家长联系,给家长介绍孩子在校表现,要求家长主动跟孩子联系交流,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还要建立学生定期汇报制度,要求学生定期给父母汇报学习思想情况。只要亲情热线热起来,教育效果当然水到渠成。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没有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有一位学生,他幼年丧父,与常年多病的聋哑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起居困难,任课教师为其送去书包、钢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同时学校也免去了他的住读生活费450元。当然,这样的例子我们学校还有,仅此一项学校今年为关爱留守儿童免去生活费高达1800元之多。 虽然我们不能给他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
三、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四、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是教师对他们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他们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他们可以养成好习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清偿的债务。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对一个人一生起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引导他们从日常行为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注重对他们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的教育,个人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社会公德的培养,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思想品德课真正具有实效性。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心理。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是具有健全的个性心理的人,对于人的发展来说,没有什么比个性心理的健全发展更为重要的了。许多我们认为品德低劣的学生,问题就可能出在心理健康上,一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品德差、行为习惯不好。因此,教学中一定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只有他们的心理障碍清除了,个性心理健康了,他们才能够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总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成长已经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面临的诸多问题(亲情的缺失、学业的落后、身体发育不良、心理自卑等),我们有责任与义务为这一群体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关爱留守儿童,不断践行为人民服务精神,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做的。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