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你一双慧眼
-----浅谈职业学校教师成就感的体现
◎ 梁金华
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如果长期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就会造成成就感的缺失。目前教师的成就感并不高,尤其是职业中学的教师,普遍感到缺乏成就感,从而导致职业倦怠。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成就感是教师个人的情感体验,它是可以调整的,重新定位的。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毛病是很多,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中职生身上有很多优点,我们做教师的要有一双慧眼,去努力发现,用爱心去灌溉,他们定会结出成功的果实。作为教师自然就会有成就感。
首先,学生的成功是教师最大的成就感
这里的成功不是普高教师眼里的能考上名牌大学,也不是世俗眼光里的功成名就。当我们的学生由刚进校的吸烟、打架的坏学生变为我校的骄傲,学弟学妹们学习的榜样的时候;当看看一个个行为习惯极差的学生,越来越有礼貌,越来越懂事的时候;当听到我们的学生应聘上了更好的职位的时候……你难道没有成功的喜悦吗?
尤其是一大批所谓的“问题”的学生经过我们的培养,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在步入社会之后,“进城为创业骨干,入厂成技术能手,回乡是新型农民”。他们成了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这不正是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吗?这正是我们教师人生价值的体现。社会安定了,家庭和谐了,经济发展了,农民增收了,这里面有我们职业学校教师的功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
其次,温馨的师生情谊昭显教师的成就感
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桀骜不训,师生冲突时有发生,教师付出多,收效少。但只要对他们倾注了实在的智慧和爱心,就必将赢来学生的真情的爱戴和回报。记得在任教03技工(2)班的时遇到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一个男生每逢我讲课时,就接二连三地打哈欠,他的哈欠极具感染力,顿时整个教室里便只有了一片哈欠声。我的斥责和谈话丝毫不见成效。后来只好想出一个对策。我给他的父母写了一张便条,说是很高兴教他那样的学生,他不光聪明,还有极好的幽默感,考试成绩也达到了平均分。我把便条装进一个没有封口的信封里,请他转交给他的父母。从此,他的哈欠不见了。一天放学后,他来到我的办公室。他说:“谢谢您写的信,我妈妈很开心,但我爸爸不相信。”“你完全可以证明给他看,”我说,“你很聪明,一定会让你爸爸刮目相看的。老师相信你!”从此,他的态度端正了许多,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高二时,他还做了我的语文课代表。
在我的从教生涯中,几乎每一届都有几位和我感情好的学生。每逢春节或教师节,一张张贺卡,一个个电话,一条条短信,送来学生们的真诚祝愿,我都深深感到做一名职业中学教师的光荣与价值。
最后,人尽其才激发教师的成就感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绝大部分教师都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但真正能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与事业追求的,是教师的成就感。但教师不是全能,有的教师擅长管理,有的教师擅长教学,还有的擅长科研,仅有极少数教师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常说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对教师何尝不要因才评定呢?
我们学校就经常开展各种竞赛评比活动,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优质课比赛、说课比赛、、优秀论文评选、优秀教案评选、优秀课件评选等,为教师提供展示教学艺术和个人才能的机会与平台;还建立了研究型的教师团队,学校每年通过正规途径公开出版教师论文集,促使教师自觉实现由“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角色的转变;并充分利用评优评先等考核时机,为教师提供公开展示自己工作业绩的舞台,不隐藏,不虚拟,在互相“比拼”中接受大家的集体评议,激发教师工作成就的自豪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网站、校报、橱窗上开设“教师风采”专栏,一一为其配上彩色照片和事迹简介,向学生、家长、社会等大力推介学校教师,使他们了解每位教师的工作业绩,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学校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不断满足我们渴望尊重、希望成功的心理需求,用人文的东西去唤醒教师内在的激情和自觉的追求,使每一位教师找到合适的价值定位,让教师找到幸福感、成就感。
其实,职业学校教师成就感的体现远不止这几点,一堂精彩的授课,一次成功的实习实训活动,都会带给老师莫大的充实与快乐。学生在为学、为人方面的每一点儿进步,还有走上社会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会在老师心中激起一种成就感、幸福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第三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