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英语口语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修养
◎ 冯 蓓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承载着众多的知识内容,成为了当前学生学习的难点。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最为关键的环节,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语法和单词,增强了他们对英语的掌握,提升了他们对英语的应用。教师应积极学习口语的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促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增强他们的素质修养。
一、注重聆听模仿,打好英语口语基础
对于缺少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国小学生,听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学习发音,首先让学生听磁带上正确、纯正的发音,在听清和听懂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有信心去用英语交流,同样也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的进行,在听磁带的基础上,听老师的发音。如我在教学中教新单词和句型时,首先是让学生听磁带,先听后说,说的不准确时,再反复的去听磁带和听老师的发音。听了正确的发音后,下面就是要模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鹦鹉学舌”。在我们教学中,很难有真实的情境,只有通过模仿才能体会在一定的情境中,需要什么样的语音语调。
如教学六个单词:tired, ill, hot, cold, hungry, thirsty 和一个重点句型:What’s the matter? I’m…。在学习新单词和句型时,我首先让学生安安静静的坐好,保证课堂的安静,在此前提下让学生竖起耳朵,全神贯注的听磁带里的发音。学生要做的仅仅是听,不要发出一点的声音。我一般会让学生听上三遍,如果没有听清楚,可以再放几遍给学生听,直到听清楚。听完磁带后,再让学生听我的发音,进一步给学生加深单词的发音印象。听完后便是模仿发音,我说:“What’s the matter?”,班级里最活跃的张伦捂着自肚子,弯着腰,模仿磁带里听到的句子,有气无力说:“I’m hungry.”另一个学生做出咽口水的表情,好象看见很多好吃的食物,急不可待的模仿说:“I’m hungry.”小胖子张鹏把一支铅笔当做温度计放在嘴巴里,一只手摸着自己的脑袋,半眯着眼,一喘一喘的说:“I’m ill.”班级里顿时炸开了锅,看着这些小演员,语音语调模仿的那么形象,我笑了。
二、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英语口语的学习也是要让小学生可以利用口语将某一生活场景表达清楚,完成某一对话。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阅历认知有限,在英语口语的学习当中经常会忘记单词的读音,忘记该如何表达。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联系生活场景,在教学的时候创造语言环境。英语口语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种没有目的的学习方式会让小学生很困惑,因此,要让小学生在语境当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让小学生沉浸在语言环境当中。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This is my father》,这一章就是让小学生学习介绍家人的,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首先教会学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的英语单词,然后教师做一个示范,让小学生在这种情景当中依次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的时候,教师要做具体化的解释,例如:Put the egg in the egg cup.首先解释单词的含义,egg 为右手,egg cup为左手,为了便于理解教师可以一边讀句子,一边将自己的右手放进左手当中,让小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口语英语的兴趣,让小学生在口语学习当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三、突出交往应用, 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已经提示出教学是一个交际的过程,即教学的本质在于师生双方之间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 从而达到师生的视域融合。小学英语口语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 就更离不开这一交际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应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第一, 要强化英语组织教学、师生交流的意识, 即: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少说甚至不说汉语, 有时到了非要用汉语才能表述清楚或让学生明白时, 可以借用肢体语言、图片、眼神等方式, 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甚至是对老师提出某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要求时, 也要让学生应用英语。发学生无法用语表达自己的意图时, 教师应予以帮助, 以保证使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现实的英语交际过程。第二, 针对小学生爱说、爱动, 善于模仿, 有强烈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的特别, 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将课堂教学的语言材料重新组织, 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 边学边练、学用结合, 使所学语言材料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例如, 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一种游戏过程, 通过游戏角色表演( role- play) , 将学生所学的对话或课文让学生分扮各种角色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进行语言的交际训练。
四、不吝鼓励评价,增强学生参与自信。
通常而言,很多小学生都是从进入三年级阶段才开始着重进行英语口语交际练习,因此他们的口语发音自然不免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在实际英语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教师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时候,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因为怕受到嘲笑而缺乏开口的勇气,大大阻碍了其自身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锻炼提升。据此平时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即时常对学生进行鼓励评价,有益于学生逐渐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参与英语口语交际锻炼的自信心,为深入锻炼进步增添坚实助力。
例如,在基于《Last weekend》这一单元内容展开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具体进行到“Let,s talk”部分,我将全班同学划分成了一个个两人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Mike”和“Grandpa”以进行口语对话交际练习。在此过程中,我则在各小组之间进行巡视观察,并时时就每一个学生展现出的每一个优点进行表扬鼓励,具体如有的同学准确读出了“I watched TV,too.”这一语句中每一个单词的读音;有的学生准确诵读出了“What did you do?”这一对话语句的准确语调、节奏与韵味;等等。于是,我就给予了每个学生以语言表扬激励,如“读得非常好,继续加油!”“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我相信你们可以很好地完成整个对话交流任务!”“你很好地读出了英语语言的韵味,非常棒!”等等。在此一系列鼓励评价中,每一个学生都慢慢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优点,有了持续努力锻炼的支点,自信心显著增强。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口语教学效果,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然后顺其自然地把学生领入情境,在情境熏陶中领略英语的语言魅力,在情境交流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多创设生活情境、趣味情境和表演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融入情境,在情境熏陶中感觉有话可说、有话愿说、有话会说,环环相扣地提升口语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下庙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