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先进课程理念 探索数学课改之路
◎ 张 杰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悟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数学家的思维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之间架设思维桥梁,精心重组教学内容,将凝结于教材中的科学活动过程展开,把演绎体系背后存在的大量的丰富内容挖掘出来,按照数学活动的规律进行“再创造数学”,教学生发现、创造,让学生在展开的活动中将客观形态的知识内化为主观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学习数学家思维、发明创造的方法。
一、营造愉快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往往是“权威—服从”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的活动要受到教师的限制,这样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多鼓励、少批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民主意识。
例如,在导入“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性的游戏:让一位同学站起来,在脑子里随便想一个数,不能讲出来,然后把想好的数加3,乘3再减3,然后告诉老师结果,如果学生说结果是24,老师可以立刻给出他想的数是6,学生对这样的结果感到非常有趣和惊奇。这时问学生:“你们想掌握这种诀窍吗?”学生立刻兴奋地回答:“愿意!”这时再告诉学生这其中用到的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关于方程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仅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内心也涌起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又如,在探究“过三点的圆”这部分知识时,创设如下情境:现有甲、乙、丙三个村,要在三个村之间建一个学校,要求学校到各村的距离相等,学校应建在哪里?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展开激烈讨论。由于刚学了圆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想到应把学校建在经过三个村的圆的圆心处。但是这个圆心点应该怎么确定呢?如此提问,不仅从实质上揭示了问题,同时也很自然地导入新课题。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积极展开思考、动手画图和相互讨论,认真阅读教材,学生就能全方位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优化课堂教学组织,营造自主学习课堂
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打造优质的自主学习课堂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然选择。老师要主动构建一个以“自主互助学习”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的自主指的是学生自主式的探究和知识发现,老师在其中的作用是积极引导和认真评价。数学教学完全可以展开为课前准备阶段、课上的自主学习阶段、合作探究阶段、老师重点知识讲解阶段、巩固和检测环节和课后的延伸环节等,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以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教学计划开展的落脚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初中数学中的面积和几何恒等式教学任务开展中,老师可以设计两个重要的数学活动。一是“比一比”环节,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入手,向同学们展示几何世界及其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再让学生用老师指定的图片进行拼图,使学生动脑、动手、主动学习,这样的环节设计能够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和与他人主动合作的意识。二是“练一练”环节,考查学生任写代数恒等式后能否用图形面积来验证。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的世界千变万化,解题的方式也不仅仅只有一种,所以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寻找更多的解题方法,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共同探讨交流解题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创造出不一样的思路,学生也能够通过他人的想法来完善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帮助自己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如果学生的方法有一定问题,教师不能够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要赞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肯定学生所用方法中正确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错误,并且能够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纠正自己的错误,这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方式,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学习“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这一章节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并向学生提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随着问题开展探索,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及课堂效率;其次,教师可以让几名小组代表回答问题,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以此检验学生的交流成果,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探讨。这样一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能够使学生相互促进,引导学生优势互补。这对提高学生探索意识、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其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路漫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数学教学方法是一个永久探究的过程。在新课程的教育下,教师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并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使得学生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并为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