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艺术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
◎ 高惠玉
当“以人为本,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深入人心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学生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何开启学生想像大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利用呢?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创立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层面上的支持,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在尊重和接纳学生本身存在的差异性,把握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实施个性化教学,挖掘其多元智力潜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树立多元的智力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并非象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主要是由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构成的。他提出了多元的、尊重实践效果的智力观:人的智力至少可以分成8种类型,包括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肢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自然认识智力。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教师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学生的智力特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承认他们都是具有自己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之才。相信每一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潜能,也能够在不同的方面突出表现,让学生在教师的理解和教导下获得更多的成功和自信。
树立了这样的教育观,教师便应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表现,抓住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闪光点”,通过进一步挖掘,拓展学生在这一智力上的发展空间,进而诱发其它智力的共同发展。如在教一年级艺术第一册《小交警》的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录像让学生观察一些拍摄到的交通标志,引导学生认识红色的禁止标志、黄色的警告标志、蓝色的指示标志,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为什么没有紫色的交通标志呢?”,我意识到这是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便马上向所有的学生提问:“他问得真好!是啊,小朋友知不知道交通标志为什么大多是红、黄、蓝三色的,而没有紫色、青色、灰色的呢?”在老师暗示性的反问中,马上有学生答到:“因为红、黄、蓝三种颜色最漂亮”,“上节课画彩虹时老师说过红黄蓝是三原色”,“我觉得因为红黄蓝颜色很鲜艳”……在这教学片段中,我抓住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主动探究精神的萌芽,肯定了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学过的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完成了智力上的一次飞跃。
二、开发综合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艺术课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它可以是各方面艺术之间的结合,也可以是艺术与其它学科的综合,使各学科的学习结成一种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力,现实生活也需要每个人都利用多种智力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故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智力领域也应该是多方面。如在一年级艺术课《白云飘飘》一课中,让学生观察了白云的形状特点、了解了云是怎样形成的,然后用儿歌总结“蓝天蓝/像大海/ 白云白/像帆船/ 云在天上走/好象海里漂帆船/ 帆船帆船/你装的是什么/ 不是鱼不是虾/装的都是小水滴”在这样通俗易懂的儿歌中,用语言的魅力鼓励学生想像,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云是怎样形成的”的认识。而二年级艺术课中《多彩的秋天》这一单元中,展开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听赏秋天的歌曲、模仿秋收的舞蹈,观察秋天动植物的变化、欣赏秋天的图片,描绘秋天的景色,学学赞美秋天的诗歌,整个活动涉及了语文、自然科学等等学科的内容,这样的综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而且使艺术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提高了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发展了学生多元智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个学生的智力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不同智力领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并使用不同符号系统,也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虽然我们在教学中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于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但教师能够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选择机会,利用适合自身智力倾向的方法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钻研教材、教法,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与教材内容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促使学生自主地实现多元智力的发展。比如上课前变动一下课桌的排列,满足了学生好动的需求,可以激起学习的兴趣。又如在安排作业中针对各个学生的多元智力的不平衡性及个性差异,有时可以采用分组进行的形式,让学生选择用优势智力来进行学习,这样强调了个体意识,又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同时以“强”帮“弱”,让弱势智力得到提高与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四、完善艺术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反映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智力领域和优势智力,人人可以通过教育活动来发展自己的智力,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发展和发现学生身上多方面的潜能,让学生个性化发展,我们改善了以往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中打破了以“学业标准”为唯一尺度的方式,使评价的标准更趋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让教师识别学生,还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智力优势领域;摒弃了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不再以绘画考试、唱歌考试、作业检查一些简单的方式来评估一个学生的学期成绩,而是立足于学生活动,更注重给学生创设宜于其智力发展的学习活动的条件,对其活动中表现出的发展状况作观察性的记录和描述;不再对学生采用一贯的单向评价法及“一票否决”,教学中有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各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学习评价中,这也是自省智力的展现,它不仅能对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成长表现加以确认,而且可以快速反馈自己的学习信息,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促使自己成为善于学习的学习者,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呼唤个性的张扬。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的世纪,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多元智力理论给了我们大胆尝试的动力,在艺术课堂中寻找新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让学生快乐地、有个性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