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说话和写话能力
◎ 刘 娟
说话和写话是习作的基础,低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说话和写话能力,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不多,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不知怎样去写。因此,学生对写话常产生一种畏惧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他们学会说话和写话呢?现将几点体会浅谈如下:
一、 鼓励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练习说话和写话
低年级教材中都有插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这些插图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训练时,可请学生先按顺序,突出重点,语言表达要明确,流畅。然后对照课文,看课文是如何描写的。如:《小母鸡种稻子》一文,可让学生有顺序地观察课文插图,说出图画的内容,然后再仿照课文上的句式写下来。起初要求不能太高,写出的语句能表示图画的内容就可以了。如出示课本上的第二幅图:画面上有小母鸡、稻子、小猫、青草,学生只要写出小母鸡在稻田里除草都行,即使写不出小母鸡如何请求小猫帮忙的语句及小猫说的话,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而不是说这样说不太好,那样写也不够好,太枯燥了,没有课文上那样吸引人。这时,教室里很可能一下安静下来了,可能不会再有学生发言,更多的学生也可能无从下手了,这种场面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何时才能发展和提高呢?因此鼓励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练习说话和写话,也是行之有效的。
二、 引导学生借助课文内容,练习说话和写话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的主要语句,将课文内容有条有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这也是训练学生说话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在训练过程中,尽量让他们引用课文中所学的生动优美的词语,典型的句式,学生恰当运用关联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说话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可说段落、全文,可详细,也可简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象的图画、直观的板书、有声的语言、生动细节,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回忆故事内容和情节,从而降低说话的难度,促使学生形成说话的能力,进一步为写话打下基础。
三、 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说话和写话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文字简练,文中常有一些概括性的词语,虽然比较抽象,但有丰富的内涵。可让学生通过想象,对抽象的概括性的语句进行扩展加工,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再写出来,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如《想飞的乌龟》一文,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乌龟是怎样飞上天的,更进一步了解到乌龟飞上天后的愉快心情及摔下来的原因。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再用笔写下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写话的乐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在课堂上学习的愉悦。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写话能力,更能培养他们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四、 鼓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我发现,创造性的练习说话和写话
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主动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先说一说,再用笔写下来。如:春天草地上放风筝的小朋友,夏天湖水里的游船,秋天果园里的果子,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教师可鼓励他们,假如你不在当时的场景中,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几句通顺连贯的话,要求用上一些生动准确的词语。如果有困难,词语单调,教师可鼓励学生向课本学习,学习利用书本上的优美的词语和句型,可以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丰富知识,积累词汇。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总之,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和写话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只要适合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及年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孩子们的说话和写话水平会益提高的。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