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
◎ 陈欢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是人类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知识趋向,是人类认知需要的情感表现,具有鼓舞人从事活动的驱动作用。本文从激发需求、肯定赞扬、创设游戏和用情感动等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当前,多数小学生作文课的一大难题就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写作差。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笔者根据近些年来的教学实际,得出点滴经验,那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对作文感兴趣。
一、激发需求、引起兴趣
学习动机源于学生的心理需要,为此,笔者常为学生创设需要写作的生活基础,让学生在领悟作文的实用价值中感受写作的乐趣。例如,当节假日来临,引导学生向老师、长辈寄上贺卡,写上贺信;老师同学病了,启发学生写慰问信;周围出现的新人新事,鼓励学生向报社投稿......通过这些写作方式的训练,学生就会感到实现了一定的自我价值,逐渐形成一种写作的心理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写,不再感到作文是件枯燥无味的事。
二、肯定赞扬、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希望能以自己的行为品尝到成功的欢乐。教师对其写作是扬长还是避其短会给学生造成不同的效应。所以笔者在作文批改、讲评中,采用褒扬,肯定、鼓励为主的办法调动学生写作的潜在的内心动力。其基本方法是:
1、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写作中的点滴长处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多写赞扬的语言,如:“你的作文动作描写细腻,语言用得很精妙,有入木三分的效果;或者写:你的作文题材新颖,结构严整,语句通顺......"。
3、教师在给分时,尽量给学生高一点的分。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是要学生喜欢“写”,只要学生喜欢动笔写,教师就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了,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作文逐一加以引导,并加以鼓励,学生的作文写作就会越来越好。
三、创设游戏、诱导兴趣
心理学的有关调查表明,小学生具有喜欢游戏的特点。有鉴于此,笔者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了“迁移原理”,即就是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直接对写作的兴趣上来。如在上体育可时,笔者和学生做了一个“老虎抓羊”的游戏。做完后问学生:“这个游戏好玩吗?”学生答道:“好玩”,然后我又说:“谁能把刚才的游戏重新给我叙述一遍?”然后再布置作业,对学生说:“这节课的游戏就是下节语文课我们要写的作文,题目就是‘老虎抓羊’,你们说好不好?”同学都说“好”。这样,通过教师揭示题目,布置作文要求,然后让学生写作的培养方式,学生的写作水平渐渐提高了。学生就能够在玩中乐,乐中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得课堂气氛生气盎然,新鲜活泼。
四、真情感动、引发兴趣
实践活动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情感,进而引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每次写作前,笔者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采访英雄模范,或调查孤寡老人,亦或参观名胜古迹......等等。让学生在社会时间活动中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英雄人物、名胜古迹的真情,激发写作的灵感,培养写作的兴趣。
五、感受美丽、激发写作兴趣。
每当笔者组织学生写作前,常常都根据要求组织学生去踏青,去春游,去看秋,或去赏冬。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怀抱中欣赏美、感受美,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促使他们动笔去描绘祖国的美丽风光和内心的感受。
总的来说,兴趣是学好写作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中学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