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
◎ 德欠措
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的今天,音乐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还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然而,笔者在刚接任七年级两个班的音乐时,却发现学生都把音乐课看成了是老师教他们跟着唱的“鹦鹉学舌”式的唱歌课。这说明他们在此之前对音乐课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笔者通过了解,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或偏废音乐教学的情况存在。音乐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在音乐教学中很好地渗透素质教育,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教学。
一、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是发展学生感受音乐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教师演唱、演奏,或听录音和唱片,或看录像等。但是要根据学生具体特点来选择欣赏的内容,民歌、说唱、戏曲均可。这当中特别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注重教学采用视觉、听觉、动作与想象相结合。通过欣赏,要求学生能讲出乐曲的基本节奏,而且能感受乐曲的情感和意境。
二、乐理教学,试唱、听音教学
乐理教学重点应放在识谱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认识简单的乐谱和基本的五线谱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认识简单的乐谱、各种符号的作用以及唱法,能掌握浅显的乐理知识并巩固学生所学乐理知识的运用程度。这当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特点,由浅入深地采取多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唱歌教学
唱歌教学并不是上面说的“鹦鹉学舌”式的教学,而是要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唱歌知识和呼吸、发音、咬牙吐字等基本的技能技巧,能自然、圆润地发声和富有情感地齐唱或合唱。我们不能随便找几首简单也不管内容健康与否的歌曲就拿到课堂上去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学不到东西,而且还会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他们唱歌的姿式【包括唱歌时全身各部位的摆布和神情】,呼吸上如何掌握运用缓吸缓呼和急吸缓呼的技巧,如何咬准歌词的字头、字腹和字尾达到正确清晰并富有感情,收声方面怎样调动运用各种与收音有联系的器官和方法正确收声并能根据指挥手势进行。
四、唱游教学
唱游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必要形式,它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目标。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唱唱、玩玩、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它一般包括律动、音乐游戏和集体舞蹈等。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按熟悉音乐、学习动作和进行表演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通过唱游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动作,姿态、表情与音乐的协调性,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行为规范和尊老爱幼的道德教育。
五、器乐教学
器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欣赏、掌握并运用乐器演奏的教学。这在乡村学校难度较大,大部分学校购置乐器的程度不够或基本没有。但是我们可以因地施教,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结构简单、容易演奏、便于购买的乐器,还可以自制,如响板、木鱼等。通过器乐教学可以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多向思维、分配注意,让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得到协调发展。
我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更注意从上述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如再把课上布置的作业放到课外的音乐活动中去完成,使课上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面改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改变“鹦鹉学舌”式的音乐课堂教学势在必行。我们应通过多种教学渠道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把他们培养成能跟上时代步伐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青海省兴海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