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级小学自然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 邹应芬
在村级小学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一大难题,特别是三类学校,所以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教会学生科学观察的方法入手,培养直觉思维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因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持久的感知活动,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开始,是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教学中, 我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教会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认真细致深入地观察。我除了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外,还注意在课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例如:在上三年级的科学《观察蜗牛外形》这课时,我先带学生到外面观察,再进行讨论,学生很快地知道了蜗牛的外形及它的生活习性。在上自然课时,我经常布置一些观察作业,写观察日记等,让学生在大量常见的现象中,独具慧眼,捕捉信息,培养直觉思维。
二、在课堂教学中巧设疑点,激发好奇心,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探究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巧设疑点,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余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在教学简单电路时,有意把电路接错,让小灯泡不会发光,让学生自己去想,从而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验电器,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围绕问题组织研讨,培养集合思维
学生在探索阶段的思维是发散的,许多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假设、设想混杂在一起。因此在思维发散以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集合思维。教学中围绕问题,每次实验都组织研讨,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广泛的联想、想象、猜想中挑选出最合理的方法和方案,最接近于客观现实的猜想。这就使集合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四、注重实践活动,培养情感,引发灵感思维
在自然课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才能调动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融知识、技能为一体,促进灵感思维的发展。正是这种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对引发学生的灵感思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自然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方法是很多的,以上四点是本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同仁不吝赐教。
(作者单位:贵州省平塘县通州镇中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