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工作艺术
◎ 王延丽
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的发挥和创造的最佳状态,是实施工作计划所采取的策略和技巧。在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讲究工作艺术,注意工作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讲究谈话艺术,诚恳亲切融洽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的班主任通过和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情况,交流了思想,解开了疑团,密切了感情,交上了朋友。相反,有的班主任和学生谈话,常常起不到交流思想,启迪学生的目的。这其中就有个谈话艺术问题。
1、首先要有平等待人的态度
有的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常常只注意威严的一面,而忽略了平等待人的一面。于是在特殊的环境下容易出现不平等的现象,而学生更具有畏惧班主任的心理。
这种心理不仅影响谈话的效果,而且疏远了师生关系,形成一堵“隔心墙”。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班主任做起。
注意自己的姿势。试想,如果班主任稳稳当当地坐着,让学生站在对面立规矩,学生不仅感到别扭,而且会觉得不平等,甚至有反感情绪,这样师生就很难谈到一起。谈话的鲜果六可想而知了。古人以“促膝谈心”来形容谈话双方的真正平等,这是很值得借鉴的。师生二人,要么促膝而坐,要么双双相对而立,不要形成单方面的训话。如果是批评学生,也允许学生申辩,这才叫平等待人。
注意自己的神态。班主任的神态哪怕是短暂的一怒一笑,也会影响学生谈话张的情绪。我们常常看到哪些称职的班主任,在对待学生的时候,总是抱以热情坦诚、专注的神态。在这种气氛下,学生也就毫不顾虑地与之交谈,肯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这就叫感情投资,换来的是对班主任的信任和尊敬。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时,切不可怒气冲冲,盛气凌人,要使学生通过你的表情,感到一种兄长和诤友之间的平等气氛,于是就会敞开心扉接受你的正确开导。
2、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性格内向的学生,喜怒哀乐不易表露,喜欢思考,自我控制力较强。针对这类学生,班主任与其谈话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多给予他们思考的空间,耐心地等待;二是用语要含蓄,带有启发性;三是多察言观色体察细小行为。
性格外项型的学生性格开朗,行为果断、适应性强,但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变化大。与这类学生谈话可以开门见山,说明问题实质,还要及时引导,把握谈话的中心。
因而,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对症下药,班主任的工作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究批评艺术,使其心悦诚服
批评,不是训语,而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班主任批评教育的姿态如何,方法如何,是影响批评教育的主要因素,直接制约着批评教育的效果。
首先,批评要营造良好的气氛,切不可盛气凌人,也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完全平等和信任的感觉,不可端架子,以教育者自居;要尊重客观事实,冷静、客观地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可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要善于听取学生对批评教育的意见,且不可用盛气凌人的口气发话。
其次,是要看批评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灵活地运用响应的批评教育方式,才能使每一类学生都能改掉自己的毛病。
最后,是要把握批评的分寸。厨师炒菜要注意掌握“火候”,教师工作要注意语言的“分寸”。“分寸”就是事物的数量界限——度。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开展批评时也要有恰到好处的限度,这个度就是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合适的语言。
三、讲究家访艺术,切忌变相告状
学校和家庭是两个教育者,二者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都不能发生分歧。那么,班主任的工作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主要的方式就是家访。
家庭教育是系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家访不仅仅是简单的告状。 就目的和内容而言,家访有四种类型:一是熟悉情况,二是交流意见,三是看望、慰问,四是宣传教育教学方针。四个方面不能孤立进行,常常交织在一起综合进行的。
为了使家访达到协调力量,共同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因而在家访中要以关怀、爱护学生,鼓励向上为出发点,帮助家长端正教育子女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子女成长的环境,而不要看人行事,阿谀奉承。不能做不利学生成长的事。还要尊重家长,而不能对家长横加指责,更不要以教育者自居。要以学生的进步和优点为主,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指出不足时,要重点突出,而不要登门告状,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
总之,班主任担负着大量的综合性教育任务,是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最完整和最充分的体现。班主任工作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管理的任务,才能缔造健康的、和谐的、向上的班集体。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宝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