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引学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 陈剑川
摘 要:立体引学式提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把立体引学式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本文从课堂实践应用出发,分享近年来应用该教学模式的经验,浅谈立体引学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一些应用技巧。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主题活动 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以及立体引学式在各中小学各学科的应用,立体引学式基本上得到了一线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该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日益广泛,其优越性也进一步得到验证。
一、立体引学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的意义
立体引学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强调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技术,提高应用能力,使教学跳出单纯培训技术和学习工具的层面。立体引学式教学摒弃了“工具论”、“技术论”,其典型特征是通过每个单元的主题活动,将知识、技术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有效融洽学与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其典型优点是有利于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学习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要开展正常的教学,硬件是第一支持,例如要有网络功能的计算机房支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等等,离开这些平台,一切都是空话。
二、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基本教学流程结构
立体引学式教学模式是用主题活动来展开教学的。主题活动任务是中心点,学生围绕主题活动来学,教师围绕主题活动来教。主题活动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呈现主题——明确活动——完成活动——评价活动”为主要结构。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呈现主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单元内容设计出一个主题,下面细分出几个小活动,通过小活动的学习来逐步掌握单元总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操作,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2)明确自主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明确具体要完成怎样的小主题自主学习活动,并明确要完成自主学习活动须借助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动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完成。在自主学习活动操作过程中,师生可以不断提出新问题,及时对自主学习活动的知识进行交流补充等。
(3)完成任务。通过独立操作或协作互助方式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学生掌握单元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完善知识体系和形成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
(4)评价自主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给予鼓励和启发引导,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有荣誉感和成功感。
三、立体引学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的备课方式
要精备学生、精备教材、精心设计最适当的课堂自主学习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精备学生
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学模式其关键所在是“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是完成自主学习活动的主体。自主学习活动任务要求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技术支持能完成。我们只要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分析各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的差异、各操作水平层次学生人数和学生的兴趣便可以确定主题活动的技术支撑点。
(2)精备教材
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有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管理器操作;互联网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漫制作;Frontpage网页制作;Excel电子表格数据统计;几何画板;VB程序设计等等几大模块知识,单从学习内容上看,各模块知识独立性强,之间的相互联系不算大;但从日常应用性来看,各模块知识应用都非常广,且在应用中相互联系较多,特别有部份模块知识,如Photoshop图像处理、Excel电子表格数据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学生有较好的认知,并有浓厚的兴趣深入学习。因此,如Photoshop图像处理、Excel电子表格数据统计这些知识模块,日常应用广、学生有较好的认知度、具有可独立操作性的知识模块可以作为我们采用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的首选内容。
(3)怎样精心设计最适当的课堂自主学习活动
要设计最适当的课堂自主学习活动,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以下要点:学习本模块知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自主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又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三维自主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活动完成的时限性怎样?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水平、操作水平如何;自主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还是小组完成;完成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要做哪些有效评价,什么时候做评价,谁来做评价,谁来检查、督促、落实;有哪些辅助完成自主学习活动的学案和素材;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后有什么评价机制,有什么鼓励措施等等,如果你在精备学生、精备教材的基础上,考虑了以上的问题再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那么设计出来的自主学习活动会更感兴趣。
下面是本人在实践中设计的一个课堂自主学习活动案例。
主题活动的内容:《用图表分析数据》(Excel知识)
设计思想: “用图表分析数据”是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内容,是EXCEL中的关于数据图表的内容,图表功能是EXCEL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功能,图表能直接反映各数据间关系。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过EXCEL单元格格式处理、用公式和函数计算单元格数据等知识,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但是操作技能上都是局限于纯文字、数字的操作,可能会令他们感觉过于单调,用图表分析数据,图文色彩并茂,直观性强,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重难点在于:(1)图表的插入、位置的移动、大小的变化操作;(2)合理设置数据源;(3)明确图表处理后的数据含义;本课学习上的三维自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上要求学生:(1)学会在EXCEL中插入图表的操作方法;(2)理解工作表中的数据与图表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要求:(1)锻炼学生恰当、灵活地使用图表的功能;(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3)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学习,使学生学会调节利用好课余时间,并明确探究目标,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想以动力。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通过互相开拓、补充、修改、促使各种见解、观点、意见趋于丰富与完善,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考虑,本人采用每小组5人的形式,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开展以下自主学习活动探究活动,主题活动的时限是60—70分钟(其中:课外15—25分钟完成课前调查表,课堂45分钟完成相关图表操作)。
活动一及要求:利用课余时间(约10分钟)完成以下调查表,要求填写的选项真实。
初中生课余时间安排问卷调查(附件一)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
1、周五放假回家通常先干什么?( )
A、做作业 B、玩电脑 C、看电视 D、打球 E、做家务 F、阅读 G、其他
2、最多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 ( )
A、综艺节目,包括风光旅游、音乐、艺术等 B、新闻时事 C、卡通 D、科教片 E、剧情 F、什么都看
3、能主动承担哪些家务? ( )
A、洗碗 B、煮饭 C、买菜 D、洗衣服 E、拖地 F、基本家务都做 G、从来不做家务
4、周末周日2天里在家时间安排是怎么样的?(48小时内各占几小时)
做作业____小时、复习____小时、看课外书____小时、做家务____小时、在街上玩____小时、看电视____小时、玩电脑____小时、体育运动____小时、其他____小时
活动二及要求:用15分钟时间,参照课本P65-71页相关图表操作,选择各项数据(自选图表类型)完成三个类型以上的图表操作,并从图表分析各项目数据间的关系,小组长检查要求各组员必须学会修改图表类型、数据源等操作。
活动三及要求:作业上交及互评,学生个人学习总结。(约15分钟),要求利用网络功能的多媒体广播软件及网站辅助完成,评价过程教师参与。
鼓励措施:奖励小组成员学籍分,按优秀、良好、中等3、2、1分每人奖励。
总之,经过立体引学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渐渐发觉其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掌握了操作技巧、学会了相互合作、提高了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激发并建立了他们的自信心,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高效。
(作者单位:广西平南县官成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