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电教媒体 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 张 丽
摘 要:面临科技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改进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实验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巧用;电教媒体;优化;实验教学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辅助手段也日新月异。各种电教媒体的出现,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电教媒体,一般是指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媒体。那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实验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巧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优化演示实验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一些实验过程反应相对较快,甚至反应过程在瞬间发生,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很难对反应过程进行清晰的观察,导致学生无法对实验过程完全掌握,不能全面理解化学实验知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CAI具有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它对于更好地展现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学生的可见度有着很好的效果。例如:“Na与水反应的实验”,可运用CAI软件用计算机将教学内容投影到屏幕上,使全体学生都能非常清楚地观察到形(逐渐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声(发出轻微的响声)、色(滴有酚酞的蒸馏水逐渐变红)等各方面的现象,非常直观、形象。另外,对于一些危险性的化学实验在教室里不适合演示,我们可以将这些演示实验用CAI展示出来,既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又对实验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同时还可利用媒体的优势重复播放或局部放大,充分体现出电教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化作用。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过程剧烈,火星四射。学生往往惊异于耀眼的光芒而忽视了反应过程,并且教师还必须在上课之前提前制备好氧气并保持密闭状态。如果我们将这一实验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即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也能够让学生细致的观察到反应现象。再如,“粉尘爆炸”实验,由于实验过程较为复杂,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学生通过动画的形式对实验中的每个步骤进行观察,以此达到提升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巧用微课,化抽象为具体
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也逐渐在教育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对于化学学科,应用微课对正确解释抽象的化学实验现象具有显著的效果。化学属于微观科学,化学学科具有大量的抽象概念,包括构成物质的离子、分子等等,但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上很少接触这些东西,难以有深层次的认知,仅仅是单纯背诵该知识点。而适当引入微课,就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短期内通过微视频将离子、分子以及原子不断放大,将这三种微粒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向学生展示。比如:讲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准确的微粒观,尽管通过肉眼是不能看见氧分子,用手也不能摸到氧分子,但可以依靠氧气来生存,其与我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有些学生很有可能会质疑氧分子与氢分子组成水分子的概念,教师在这时需要运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水通电后分解氧分子与氢分子的整个过程,使他们能够亲自观看到其变化的神奇魅力,而且加深其在大脑中的记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出微课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三、巧用电子白板资源包,提高学生实验兴趣
电教手段对化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可以利用图像、动画等方式把化学微观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化学无形世界变成有形多彩世界。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问题,有效化解课程难点,也可以提高学生探索化学微观世界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电子白板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好的资源。电子白板人机交互功能强大,可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将听觉、视觉及存储等进行有效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与复制、资源包等功能进行结合使用,形成一种交互教学模式[1]。此外,将电子白板资源包应用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够通过模拟动画及图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2]。比如,在讲解“制取氧气”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通过电子白板学科资源,在白板中对相关仪器进行有效的组装,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仪器的组装,可大大提高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从资源库中调出需要使用的不同功能漏斗,让学生进行对比,以此对实验进行有效的设计。
四、巧用电视录像,优化实验课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先由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指出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等,然后再由学生动手练习操作。尽管实验前有的学生能把有关事项说得头头是道,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感性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仍难免出现“照方抓药”式的边看书边操作,甚至手忙脚乱,一旦出现问题更是手足无措等。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对知识和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直观感觉开始的。”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有关的实验录像资料进行教学,效果会大为改观。第一遍放映时,教师边让学生观看录像,边讲解各步的实验内容;第二遍时,再让学生观看完整的实验过程,使其对整个实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就能够有条不紊地独立操作了。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特别对于那些可操作性差、有危险或现象不明显的实验,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再现实验过程,强化学生的实验感受,具有优化实验教学的效果。当然,只有正确地使用电教媒体,才能达到优化实验教学的目的,否则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以致陷入电化教育的误区。
参考文献:
[1]星生州.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17(26):70.
[2]易容.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8(49):141.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双莲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