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 刘雁宜
以声音解说和视频演示为主要载体的微课,具有精练、快捷、实用、参与性强等特点,与小学英语课程的知识模块化、授课灵活化、话题生活化及交际活动性等特点比较协调。在小学英语课前预习、新课导入、难点突破、练习巩固、课外拓展等环节当中,微课都能够发挥较好的辅助作用。信息技术时代的小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网络和影音文件比较感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正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手段搭建起来的课程教学产物。微课资源丰富、重点突出,将微课与小学英语教学合理地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
一、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动机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同时在教学中作出合适的调整。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最佳有效时间,就是在15分钟左右。微课的“微”学习模式,正好符合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在备课与微课录制制作时,将课堂的内容,探索发现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突出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独立思考,使得学生的主体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微课适用性非常强,即使偏远的农村学校,只要有网络,有电脑,都可以学习。
比如,在教学陕旅版五年级下册Unit5 What ‘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这一内容时,我课前尝试制作了一个五分钟的微视频,内容为自己当一个天气播报员,用英语播报出Beijing, Hunan, Fujian, Shanghai等地的天气情况,并配上相应的天气图标,让学生一目了然,接着以思考如何合理搭配穿衣的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前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电脑播放自己的微视频,让学生自己自学新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微课属于信息技术中的一种,微课的出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了解到丰富的知识,慢慢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教学工具。现代的信息技术主要是靠着计算机设备的数字化技术,通过采用多媒体设备间接影响着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针对学生来说,现代的信息技术的出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校的教育也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围绕学生情况针对性的教学,丰富教学知识,改变教学手段。教师也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展示声音、图片、文字等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重要知识。学生也很喜欢有声有色的教学方式且掌握到知识。
例如:“Happy birthday”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关于过生日的小视频,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中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进入到学习中,而且,学生也掌握到课本知识,促进学生的记忆深刻,进而促进学生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再例如:在学习“My family”这课内容时,教师采用微课教学,给学生播放在家庭中的不同成员,运用思维导图将不同知识结合到一起,使抽象的英语知识变为具体形象的英语知识,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
三、创造学习平台,更新教学理念
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般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安排去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往往只能将基本的英语知识传递给学生,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教育平台,对于学生而言在教学中更需要一个英语学习的平台,而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则是给学生这样的学习机会,不论是简短的视频还是网页动画设计都可以将具体的英语知识很好地开发利用并且作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显而易见的是微课的存在正是给了教师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比如教师可以借鉴电影《功夫熊猫》中的设计将人物的对白通过英语表现出来,当然英语的对白必须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这也是微课设计中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重要点之一。因此根据以上的微课开发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在具体的微课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以及其基本的认知状态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再去设置相应的微课安排,而微课的开发一般是简单的视频短片或者是网页和动画的安排,这主要是与学生的具体要求所一致的,因此微课的开发也应该按照这些客观条件去进行。这样针对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把将英语的语言与动画人物的姿态结合起来展现出来。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因材施教。然而单靠课堂40分钟,面向几十名学生,教师要想开展好分层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了微课,就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数,使教师的授课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每一位学生。当然,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巧,这时,仅靠微型教学是无法掌握的。因此微课要真正运用于课堂,而不是流于形式。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