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刘 园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具备比较鲜明的人文性质。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人的智慧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及生活态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在识字写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很适合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在1到13岁之间处于最强状态,此时也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新课标对小学生识字要求以会读为主,只有学会了识字,才能为后续的阅读和协作提供良好基础。
在传统文化中,启蒙阶段的教育经典著作有很多,如《三字经》《弟子规》等,都能为学生识字提供良好素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经典著作以动画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记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生字,同时还能对作品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初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榜样和模范,写一手好字是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字迹的工整,学生在写字中便有了一个好的模仿对象。在小学写字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究笔顺和章法,还要将书法教学适当引入到教学之中,大部分学校已经开设书法教学。在这其中,毛笔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学生传递“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思想,讲究横平竖直、刚正不阿。经过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们便会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从“欣赏”到“临摹”,再从“字法”到“章法”,逐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并不仅仅是写字,而是在临摹过程中体会到真正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字形结构讲解过程中,由于很多字在结构上存在很多要求,有的字需要注意结构大小,还需要为偏旁部首“避让”,这也体现出了一种做人的道理:胸怀远大和尊重他人。
二、在课外阅读中加强情感教育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正确引导,优化语文教学设计,使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以及传统文化充满欲望,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外阅读是学生拓展阅读面与知识面的有效途径。考虑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及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阅读教学,不断丰富语文教学资源,整合好小故事与古诗文等教材中的内容,以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重视课外阅读教学,通过课外阅读渗透传统文化,适时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分享、交流活动,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古人的人生哲理与有趣的生平,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保障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文学修养。
传统文化包含了哲学思想与文学艺术及历史知识等,而语文课堂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当前教育教学工作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考虑到小学生的思想与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改变,优化语文教学设计,重视教学情境创设以及课外阅读的开展,促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从而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在民俗活动中提高学生素养
现阶段,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更高的教学要求和目标,要求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指导,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将传统文化更好的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样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便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范围的“泼水节”,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泼水节所具有的乐趣与快乐,促使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激发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入了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延伸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举行各种各样的民族特色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到民俗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由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文字、诗歌等形式保存下来的较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所以,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