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 董 莎
一堂课已经开始,而学生的兴奋点却仍停留在课间活动上,他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还处于抑制状态。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呢?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使学习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常言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对整堂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数学新课的导入设计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生活实例导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既简单直观,又富有启发性。《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方法,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和已有知识进行课堂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现行的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新课内容和课后练习题都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形。教师要做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导入,让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看到数学,从而将接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欣赏数学,感受数学存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如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新课导入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生活场景。在教室一角的桌子上摆放着标有价格的小玩具:布娃娃(5元)、小胶人(8元)、小汽车(15元)、飞机(36元)等。先让学生了解价格,然后老师问:“如果我有4元,能买到哪小玩具?”学生回答后,再问:“如果我有35元,买了小胶人,还剩下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激起求知欲望。教师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使学生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必须要通过熟悉的方法解决事情,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二、复习旧知导入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其中所收录的数学知识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联系。这就为我们导入新知提供了方向。即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立足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入手,对所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借此以旧知为基础,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引导学生知识迁移中,一步步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从而使其在发现知识联系的过程中,对新知内容产生感性的认知,同时为其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活动开展中,联系新知与旧知之间所存在的本质联系,以旧知为基础导入新知。
以“圆的面积”为例,我在教學活动开展中,立足学生所学习的与圆有关的知识,这样导入新知。 师:回顾以前所学到的知识,你掌握了哪些与圆有关的内容呢?
生:我知道什么是圆,和圆的画法。
生:我知道什么是圆的直径、半径、圆心。
生:我知道圆的直径、半径、周长之间的关系。
师:那么,你们知道圆的面积吗?
生:圆的面积肯定和直径、半径有关系。
师: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本节课中,让我们一起揭晓它们之间的关系吧。
在这样的导入中,学生不仅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还可以以旧知为载体理解、掌握新知。
三、趣味活动导入
教师要明确兴趣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基础。因此,开展良好的新课导入,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运用相应的新课导入方法,真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利用趣味活动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导入其中。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是十分高涨的,教师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开展新课导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参与到教学中。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为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巧妙地设计猜一猜的游戏活动。首先通过课件,引入画面:左边出来一只白兔,右边出来一只乌龟,白兔围着长方形跑道跑,乌龟沿着正方形跑道跑。然后问号跑出来了,并且一直饶着白兔、乌龟跑圈。这时,多媒体内响起了口诀:“小问号,太调皮,到处跑来提问题,大家将问题猜一猜,然后把它来解答。”听着多媒体的声音,学生立即来了兴趣,看着问号的位置,头脑中立即产生了猜一猜的欲望:“这场跑步比赛公平吗?”经过思考后,有的学生认为公平,有的学生认为不公平,但谁都不能说服对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各抒己见,最终认为分别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跑道的周长,就可以判定这场比赛是否公平了,带着这样的思考,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新知的探索和发现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上述案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了游戏化导入,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四、多媒体教学设备导入新课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逐渐加深,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带来新颖的新课导入[1]。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十分有限,导致学生不能快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新课导入,学生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圆形,如车轮、太阳、月饼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猜一猜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小学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是每一位小学老师头疼问题,而课堂导入是摆在授课教师前的一味良药,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教学,能更好的把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学生可以不断的积累学习素材,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发挥聪明的想法来进行独特的理解,将学习知识学以致用,发散思维,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