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 任梦芳
物理这门学科本来就是抽象性,逻辑性与理论性都比较强的学科,所以在初中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们在学习物理时需要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因此,教育者在对学生们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给学生们教授物理知识,让学生们研究物理中的规律还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当然教育者在对学生们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多元化教学的影响,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们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对物理实验进行研究。
一、培养实验兴趣,提升学生积极
在实验教学之中,学生的主体性应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之上,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需要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为前提,便需要在教学方面进行一定创新,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在实验的过程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提问,若学生出现回答不上的情况,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讨论,或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光的传播》一节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光沿直线传播”这一结论的得出,结论的应用,而对现象是否清楚,是否有说服力,对探究问题的方法过程不够重视。这种做法没有突出实验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把过程突显出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没有突出实验过程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象就相当于看热闹,只是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某些满足而已,没有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我在《光的传播》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参与操作,亲身进行体验,凭感觉和经验来学习物理的课程内容。比如有关对光源的认识,我除了通过多媒体将生动的画面,如:太阳从东方升起、都市夜晚的霓红灯、大海深处的水母等展示给学生外,还让学生利用自己课桌的蜡烛、手电筒、激光灯、火柴等器材自己制作光源,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实验联系实际,增强实验实用性
实验本身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总结归纳,进而形成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前人完成的归纳,物理实验过程则是对规律的演绎过程。学习本质上是学生能动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开动脑筋,探索失误,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在物理实验中,通过观察现象,动手操作,突出实用的性能。物理实验的设置在合适的知识章节,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学生在进行这类实验时,脑中呈现出实际生活中相关的场景,既可以依照实际生活经验去操作实验,又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把实验中所掌握的规律应用到实际的生活。
比如,“纸锅烧水”实验,在实验进行前,多数学生认为纸会被点燃,纸锅不可能把水烧开。因此,多数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从而对该实验比较感兴趣,通过实验证明纸锅不仅没有被点燃,而且锅内的水竟然被烧开了,学生对这一现象会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观察了水沸腾的现象,了解了液体沸腾的条件。结合课本知识,水的沸点100℃,纸的着火点一般在130~180℃之间,达不到纸的燃点,因此,纸不会燃烧,而水却能沸腾。这样通过物理实验联系了实际,增强了物理实验的实用性。
三、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实验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整合实验资源,改善和创新实验设施,就能够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施,又要积极想方设法利用简易设备开发新的实验资源,以此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一是灵活运用实验设备,改进教材实验。要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学校应开放物理实验室,让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物理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特别是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器材,来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或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实验的方法手段,但不一定适合本学校的实验条件,为改进实验内容提供了机会,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可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教材中的实验是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放置了一个小闹钟,这样进行实验时,由于不能较好克服固体的底部传声,再因为如果不能做到密闭,演示实验的效果就不理想。如果把闹钟改成手机并将它悬挂在其中,就能减少固体传声,当把容器抽成真空后,打电话时只能看到指示灯闪烁,而听不到铃声,效果就比以前有了明显改进,就能更好证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二是自己制作简易器材,丰富实验内容。对于许多初中学校,特别是农村的初中学校,由于学校实验经费的不足,或是实验仪器的缺少,许多实验不能很好完成。对此,教师可发动学生一起动手,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来制作简易的实验器材,这样既能满足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又能节省实验仪器和器材经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实验,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许多资源都可以作为实验的器材或者稍加改造就能进行物理实验,如生活中的纸杯、饮料瓶、小药瓶、塑料管等都可用于物理实验器材。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了学习兴趣,增加了锻炼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