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应用
◎ 范秀丽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部提出教育要均衡发展以来,我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不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变更我们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本文围绕什么是均衡教育发展及均衡教育发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真正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思想品德;教学应用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明确其中所包含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教育均衡概述
(一)教育均衡。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基础上,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从个人角度而言看,教育均衡则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指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学校看,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社会看,教育均衡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当前人们关注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或者说,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利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
而今,随着国家教育部提出教育要均衡发展,传统的思想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教育的需求。而我们也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均衡发展的需要,应从过去死板说教变为一种感悟、体验、内化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真正达到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教育均衡发展的特点。
如何做到教育均衡,如何将教育均衡引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做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结合。必须切实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点。教育均衡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低水平均衡阶段,即普及义务教育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2)初级均衡阶段,则是以追求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为目的,具体体现为公民就学平等和受教育条件的均等。
(3)高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则要求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教育内部建设,追求教育质量的均等,办出学校特色,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
(4)高水平均衡阶段,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不同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差别极大缩小,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相对均等的教育,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获得学业成功。
正确认识教育均衡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有重大帮助,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教育均衡发展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目前,我国东部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进入了我们所说的初级教育均衡阶段,有的正在努力向高级的教育均衡阶段迈进,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或正在进行“两基”攻坚,尚处于低水平均衡阶段,还需要国家加大支持的力度。这时,在整体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成为重要的政策选择。
如何贯彻落实教育均衡发展,与思想品德教学息息相关。将均衡教育切实落实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入均衡教育,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两者不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
(一) 教育均衡发展指导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
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对学生的平等教育,要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适合其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得到均衡的教育效果。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传统观念认为,思想品德课无非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课堂上,学生在强迫接受知识,而思想品德课也毫无新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不愿学习,不重视这一门学科。事实上,这是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也与教育部提出的教育均衡相违背。笔者认为,应该对此种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古人云:因材施教。我想这就是教育均衡发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德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使之成为学生们宠爱的学科呢?笔者认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变更其死板的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极大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参与性,利用正确的感性方法、途径让学生去感悟、体验、内化知识,变知识的教授为思维模式的训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能真正达到思想品德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以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第一,模拟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思想品德课虽说理论性很强,但其重点是要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仅仅依靠教授者的生动讲述的远远不够的,它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相互合作的平台。营造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真正融入其中,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也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其中的内容,使其情感得到升华,心灵产生共鸣。从学生的情感着手,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而营造教学情境,应尽量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做到以景生情,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功体验,就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感悟、体验和内化知识,使其情感得到升华。教师则可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及其成长环境,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模拟适当的生活情境、游戏情境、表演情境等,把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获得成功的感受。
笔者认为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小组竞争,将课本上的内容通过学生演绎的方式搬到课堂上。例如可以通过情景剧、小品、相声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演绎,不仅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本内容,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而课堂的气氛也得到了活跃,而在班级中也形成了竞争的机会,学生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成功带来的乐趣。也提升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真正将教育均衡落到实处。
第二,贴近生活实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现实的思想品德课课堂,很多例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局限课本知识,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均衡发展理念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方式方法、实例列举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善于将生活的课堂与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课堂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将身边的真人真事搬上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教会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打破课堂的沉闷,使课堂生活化,更具有感染力。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堂,将课堂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使学生的心灵能真正产生共鸣,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并应用于实践,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也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前,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有价值、能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学会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通过讨论问题、探究知识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学会了如何表述、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等等,这些都是课本所不能教授于学生的。让学生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提炼自己的观点,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而教师在讨论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并联系实际来展开讨论。而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简单评价并小结,但不可武断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第四,平等教育,让学生均衡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而笔者认为,根据初中学生特殊的年龄特点、成长背景,教师应引入一种共同学习的心态,即改变在课堂上老师即是真理的观念。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只是的传授者,需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营造一个平等的学习平台,消除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构建一个人人平等参与互动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可多种多样,富于表现力,诙谐幽默,能极大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师应做到对学生尊重、鼓励、支持、赞许,会让学生从中感激、奋发向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也才能真正做到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其的改革发展对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第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改的是理念改的是模式,其实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落实,是教育均衡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是充分考虑了学生之间的不同特性,符合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之一,能使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能焕发学生的特性与潜力,达到均衡教育的目的。
第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从理念和方式上进行变化,其体现的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果,同时其也反作用于教育均衡发展,对教育均衡发展起推动作用。
事实上,教育均衡发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探讨,如何准确把握教育均衡发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具体落实,如何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根本上体现均衡教育发展,如何让学生真正享受均衡教育带来的喜果,是我们作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作者单位:广西平南县思界乡初级中学)